财经类: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高级会计师| 会计从业| 资产评估| 经济师|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报关员| 报检员|首 页
 工程类: 造价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咨询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房地产估价师| 房地产经纪人| 安全工程师|
 综合类: 医师资格| 卫生资格| 执业药师| 护士| 护师| 职称英语| 雅思| 托福| 法律| 考研| 公务员| 自学考试| 成考|物流师|高中小学
  2011年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2011年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纳税实务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税收减免申报、出口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申报等。
  (五)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税务证照保管、税务稽查应对、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跟踪、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赔偿申请和办理等。
  企业要做好税务管理工作,首先应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专门岗位,来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引起企业经营管理层对税务管理的重视,营造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税务管理氛围,特别是要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改进工作,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同时,税务管理应具有相对灵活性,能够根据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使税务管理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第二节 企业筹资税务管理
  
  一、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
  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企业间资金借用的税务管理和借款费用的税务管理。
  银行借款的税务管理,指借款利息可以税前扣除,所以具有抵税作用。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还本付息方式来减轻税负,同时将不同还本付息方式下现金流出的时间和数额作为辅助判断标准。
  发行债券的税务管理,指债券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企业债券的付息方式有定期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两种方式,选择定期还本付息方式更为有利,因此企业可以优选考虑选择该方式。
  企业间资金借用的税务管理,主要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或财务中心(结算中心)能起到“内部”银行的作用,利用集团资源和信誉优势实现整体对外筹资,再利用集团内各企业在税种、税率及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调节集团资金结构和债务比例,能实现集团整体税收利益。
  借款费用的税务管理,指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在直接税前扣除与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之间妥善处理,争取税收节约。
  租赁的税务管理,指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是企业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经营租赁的租金可以税前扣除,减小税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融资租赁资产可以计提折旧计入成本费用,降低税负。企业应妥善利用租赁筹资减少税收负担。
  
  二、权益筹资的税务管理
  权益筹资的税务管理包括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筹资和吸收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管理。
  发行股票的税务管理,指当企业决定采用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时,需要考虑发行股票的资金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股票发行过程中存在的评估费、发行费、审计费、公证费等中介费用的税务问题。
  留存收益筹资的税务管理,指企业通过留存收益筹资可以避免收益向外分配时存在的双重纳税问题。
  吸收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指支付的红利不能税前扣除,不能享受税收收益。但吸收直接投资时要考虑新设企业的资本结构,在注册资本与企业运营后从股东方借款等方式中权衡,实现合理降低税负的目的。
  
  第三节 企业投资税务管理
  
  一、研发的税务管理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具体办法为: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l50%摊销。对于企业由于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形成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
  
  二、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
  直接投资分为对内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内直接投资是企业将资金投向生产经营性资产以期获得收益的行为;对外直接投资如企业间的合作、联营。其税务管理包括:投资方向的税务管理;投资地点的税务管理;投资方式的税务管理;企业组织形式的税务管理。
  
  三、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
  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企业用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而不直接参与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投资活动。相比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考虑的税收因素较少,但也有税收筹划空间。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益免交企业所得税,而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等。
  
  第四节 企业营运税务管理
  
  一、采购的税务管理
  采购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供、产、销的“供应”部分。采购主要影响流转税中增值税进项税额,企业采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税收问题:购货对象的税务管理;购货运费的税务管理;代购方式的税务管理;结算方式的税务管理;采购时间的税务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二、生产的税务管理
  企业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原材料、人工工资和相关费用转移到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税收问题。
  生产过程税务管理包括:存货的税务管理、固定资产的税收管理、人工工资的税务管理、费用的税务管理。
  
  三、销售的税务管理
  销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销售收入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当期流转税额,还关系到企业所得税额,它是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企业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税收问题:销售实现方式的税务管理;促销方式的税务管理;特殊销售行为的税务管理。
  
  第五节 企业收益分配税务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确定是应交所得税的关键。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应税收入的税务管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管理;税前扣除项目的税务管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管理。
  
  二、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弥补亏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五年内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税法关于亏损弥补的规定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亏损结转的规定,尽可能早地弥补亏损,获得税收利益。
  
  三、股利分配的税务管理
  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公司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股利分配常见的方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股利分配涉及税收事项主要包括是否分配股利以及采取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对于公司来说,它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未来价值,对于股东来说,获得股利的股东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在分配股利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税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合理选择股利方式,增加股东财富。
  
  第六节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的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税收筹划、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纳税申报等事宜符合税法规定;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防止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和机制。
  
  一、税务风险管理环境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由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倡导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二、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设立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税务管理组织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三、税务风险识别和分析
  企业应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四、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企业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企业应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企业应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六、监督和改进
  企业应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根据企业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报告的建议,按照内部税务管理的奖惩制度,及时进行激励和处罚,并及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性。
  
  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
  (二)掌握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的指标与方法
  (三)掌握收入、成本费用与利润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四)熟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五)熟悉企业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六)了解财务分析的含义、内容与意义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对财务分析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和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方式。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三类。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比较分析法来说,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对于因素分析法来说,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
  (三)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四、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的总结、考核和评价。它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分析资料为依据,注重对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综合考核。
  
  第二节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一、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综合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和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二)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企业股利总额与企业流通股数的比值。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则企业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强;每股股利越小,则企业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弱。
  (三)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一方面,市盈率越高,意味着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也即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评价越高,反之,投资者对该股票评价越低。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说明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越大,市盈率越低,说明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越小。
  (四)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又称每股账面价值,是指企业净资产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之间的比率。
  
  该项指标显示了发行在外的每一普通股股份所能分配的企业账面净资产的价值。利用该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五)市净率
  市净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是投资者用以衡量、分析个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一。
  
  一般说来,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反之,则投资价值较低。
  
  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概念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管理层对于本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分析以及对企业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是对经营中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揭示,同时也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
  (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内容
  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与前瞻性信息。

  第三节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与评价
  
  一、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方法有很多,传统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等。
  (一)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该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
  

  杜邦体系
  注:①销售净利率即营业净利率,销售收入即营业收入,销售费用即营业费用。②有关资产、负债与权益指标通常采用市场值。
  (二)沃尔评分法
  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来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被称为沃尔评分法。
  
  二、综合绩效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是综合绩效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是站在企业所有者(投资人)的角度进行的。科学地评价企业绩效,可以为出资人行使经营者的选择权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可以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一)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
  综合绩效评价标准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
  (四)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包括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程序、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五)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包括财务绩效评价计分和管理绩效评价计分。
  (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与评价报告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以评价得分、评价类型和评价级别表示;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报告是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反映被评价企业综合绩效状况的文本文件,由报告正文和附件构成。

上一页  [1] [2] [3] [4] [5] 

  • 上一篇文章: 2011年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

  • 下一篇文章: 2011年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9jiaoyu21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QQ:632661211  E-mail: 632661211@qq.com
    家园教育网 版权所有